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预盈预增 半导体概念 胎压监测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无人驾驶 太阳能 创投
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力电子元件、汽车电子装置、汽车仪器仪表、集成电路;销售自产产品;软件开发、销售;模具研发、制造、销售、技术咨询服务;自有房屋出租;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目前已形成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智能雨刮系统产品、车用精密注塑类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多业务板块。
伴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电子作为重要基础技术,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的出台构成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体系,国家充分鼓励汽车电子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等方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加大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的追求,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持续深化,汽车电子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设计开发能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生产实践,已在智能传感器控制领域、微小电机精密控制领域及高端复杂材料芯片制备等领域掌握数十项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内部业务分层以及异步开发模式,凭借预研、技术开发、平台\CBB 等管理方法为产品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提高产品开发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领先的研发硬件为支撑,公司研发人员能够紧跟前沿的创新理念,将先进的研发思想转化为技术成果,扩大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2022 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专利 135 件,全部为原始取得。其中发明专利 12 件、实用新型专利 114 件、外观设计专利 9 件;另有 75 件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其中发明专利 37项,实用新型专利 28项,外观设计专利 10项。截止 2022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346件,其中发明专利 39 件,实用新型专利 287 件,外观设计专利 20 件。
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持续通过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认证程序,并与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配套关系,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主机配套市场,公司持续供货于汽车厂商、整车动力智能控制总成厂家和一级配套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包括长安福特、上汽通用、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日产、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江铃汽车、长安铃木等知名汽车厂商,并已进入全球奔驰、宝马、奥迪供应体系,作为二级配套供应商已进入博世、日电产、电装、盖瑞特等零部件系统商供应体系。同时,公司不断加大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其中智能雨刮产品、精密注塑嵌件、胎压监测(TPMS)等产品目前已进入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大众等供应体系;在售后服务市场,凭借在主机配套市场形成的良好品牌效应,与多家大型高端售后发电机生产制造厂商及经销商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极其重视产品质量管控,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从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各环节对产品质量实施全流程把控。公司先后通过了 IATF16949、ISO45001、ISO14001 等国内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检测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荣获“徐州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质量信用 AA 级企业”等荣誉。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了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与客户维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16年5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与交易对方签订了收购协议,拟以1.72亿元收购上海力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力信”)51%股权,收购完成后上海力信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云意电气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专业领域的资源,以上海力信为业务平台拓展新业务,实现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提高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2015年4月29日公告称,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6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云意,投资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和散热组件项目,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组件、半导体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等。根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包括建设投资4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项目2年建成,建成后预计正常年营业收入约1.96亿元,正常年利润总额为4567.12万元,税后利润为3425.34万元。
2013年1月,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与徐州意雅贸易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苗瑞等9人共同出资在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投资智能电机及控制系统。项目投资总额1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投入7,875万元人民币。项目正常年份利润总额为8,810.66万元人民币,所得税税率按25%计,正常年份所得税为2,202.67万元人民币,税后利润为6,608万元人民币。项目正常年份销售利润率为14.99%,投资利润率为43.4%。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为5.72年;税后(含建设期)为6.16年。
为了扩大产能,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产品市场需求,公司拟使用部分募集资金8,464.46万元投资建设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扩建项目。本项目拟新增全自动整流器生产线6条,新增调节器贴片生产线1条,调节器组装生产线1条。该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5年,完全达产后,预计将新增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产能各200万只,将增加年平均销售收入13,800.0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2,121.44万元。
为了解决公司内部配套的大功率车用二极管需求,控制整流器核心零部件的质量,提高整流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公司拟使用部分募集资金9,679.25万元投资建设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5年,预计达产后公司将形成 12,000 万只大功率车用二极管的生产能力,将增加年平均销售收入24,78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3,269.29万元。除配套自用以外,将充分发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研发和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售后服务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渐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精密嵌件注塑件是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的基本核心零部件,为了解决公司内部配套的精密嵌件注塑件需求,公司拟使用部分募集资金3,707.30万元投资建设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精密嵌件注塑件项目。该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5年,预计达产后公司将新增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精密嵌件注塑件产能各350万只,总产能将达1,900万只,将增加年平均销售收入3,150.0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452.06万元,配套率可达88.58%。
公司经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苏高企协〔2015〕9号文批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有效期3年(2015年-2017年),本期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公司将保持股利分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如果变更股利分配政策,必须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实际控制人付红玲女士及公司股东云意科技、德展贸易、瑞意投资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广发信德、德明科技承诺:自公司依法获准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自公司依法获准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二十四个月内,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股份总额的50%。
2015年7月14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3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其中公司拟投资3.5亿元用于大功率车用二极管扩建项目,建成后拟形成23000万支/年的大功率车用二极管(包括高效大功率车用二极管)生产能力。项目建设周期为1.5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完全达产年度年平均营业收入5.84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