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 北京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央企改革 超超临界发电 绿色电力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风能 太阳能 核能核电
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电厂及开发、投资、经营与电厂有关的以出口为主的其他相关企业;热力生产及销售;电力生产及销售。
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06,924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3,676兆瓦,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16.92%。公司中国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完成4.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1%,居民用电同比增长9.6%。发电量同比基本持平:202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其中,水电同比增长20.3%;火电同比下降3.9%,风电同比增长12.2%。火电、风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2022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777小时,同比降低8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2,057小时,同比减少133小时;风电设备利用小时1,154小时,同比减少58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1,691小时,同比增加195小时。中电联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左右,增速比上半年明显回升,预计2022年全年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处在5%-6%之间。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2,199兆瓦,境内电厂上半年上网电量1,965.44亿千瓦时。公司燃煤机组中,超过54%是6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包括16台已投产的百万千瓦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和国内首次采用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公司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12,481兆瓦(含海上风电3,161兆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4,478兆瓦,水电装机容量为370兆瓦,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2,243兆瓦,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为160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24.33%。
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海上风电、高温材料、燃机自主运维、深度调峰全过程节能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加快推进。全国产DCS在公司系统7家电厂12台机组推广应用;50台风机完成国产化PLC改造应用;智能化本质安全管控项目大幅度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污泥垃圾耦合发电技术、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上半年,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2件,国际专利授权5件。公司火电机组的能耗水平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污染物排放水平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燃煤机组均已实施烟气超低排放改造。
2015年7月10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华能集团控股子公司华能财务增持142.2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01%。华能集团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2%(含已增持部分)。
公司控股股东华能集团在2015年年报中再次表示:1、将公司作为集团常规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2、对于集团位于山东省的常规能源业务资产,承诺在2016年年底前,将该等资产在盈利能力改善且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条件时注入公司;3、对于集团在其他省级行政区域内的非上市常规能源业务资产,承诺2016年年底前,将该等资产在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条件时注入公司。华能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商之一,是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自公司上市以来,集团累计注入运营机组的权益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以及新项目开发权,并通过参与公司的股权融资累计注入约60亿元人民币现金。
2017 年上半年,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 714.34 亿元,较上年同期(经重述,下同)上升 11.36%;营业成本为 632.2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39.03%;利润总额为17.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87.14%;权益利润为 7.8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89.88%;每股收益为 0.05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0.46 元。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为燃料价格上涨。
2010年9月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来函,为进一步避免与华能国际的同业竞争,华能集团进一步承诺:将华能国际作为华能集团常规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对于华能集团位于山东省的常规能源业务资产,华能集团承诺用5年左右时间,将该等资产在盈利能力改善且条件成熟时注入华能国际。华能集团在山东省开发,收购,投资新的常规能源业务项目时,华能国际具有优先选择权,对于华能集团在其他省级行政区域内的非上市常规能源业务资产,华能集团承诺用5年左右时间,将该等资产在符合上市条件时注入华能国际,以支持华能国际的持续稳定发展,华能集团将继续履行之前作出的支持下属上市公司发展的各项承诺。
2009年7月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IGCC示范电站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总体目标是研究开发以国产IGCC为技术基础,以煤气化制氢,氢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为主要方向,使煤炭发电达到污染物和CO2的近零排放。根据工程进度计划,2010年天津IGCC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预计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工作进入调试阶段。IGCC作为“旧能源,新方法”,是将净化燃煤的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是国内外公认的先进煤炭发电技术,环保性能极好,污染物的排放量仅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至20%,同时相对最易实现近零排放。
2010年12月公司以1.74亿元受让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有的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368万元)30%的权益,海南核电目前正在开工建设海南昌江核电工程一期1,2号两台65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项目。
公司拥有100%权益的甘肃干河口第二风电场项目已于09年5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甘肃干河口第二风电场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99.5兆瓦,工程预计总投资为20.37亿元人民币,其中33.3%为项目资本金,由公司自有资金出资,其余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
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持有长江电力1.56%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10.99亿元,持有深圳能源25.02%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15.2亿元。上述股权投资期末账面值分别为34.92亿元、65.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