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行业 贵州板块 百元股 茅指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上证50_ 央视5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白酒 超级品牌 国企改革 电商概念 西部大开发
茅台酒及系列酒的生产与销售;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酒店经营管理、住宿、餐饮、娱乐、洗浴及停车场管理服务;车辆运输、维修保养;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具体内容以工商核定登记为准)
公司主要业务是茅台酒及系列酒的生产与销售。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白酒品牌。公司经营模式为:采购原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原料采购根据公司生产和销售计划进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销售模式为:公司产品通过直销和批发代理渠道进行销售。直销渠道指自营和“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渠道,批发代理渠道指社会经销商、商超、电商等渠道。
白酒行业在经历一段深度结构调整后,正面临着“新秩序重塑期、新格局形成期、新消费升级期”三期叠加的行业发展新形势,市场消费需求将会更加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倾斜,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一是茅台具有著名的品牌、卓越的品质、悠久的文化、独有的环境、特殊的工艺等五大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公司聚集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团队和大量精通制酒、制曲、勾兑、品评等工艺的技能人才,这是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公司拥有较为稳定的消费者群体、“茅粉”群体、稳定的销售渠道,经过几次行业大调整的洗礼,抗风险能力增强,发展基础扎实稳固。
茅台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曾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作为我国酱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以及国内唯一获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称号白酒,是世界名酒中唯一纯天然发酵产品,构成持久核心竞争力。
茅台独特性主要体现在5年陈酿工艺上,即用纯净小麦制成高温大曲和高粱作酿酒原料,经二次投料,九次蒸煮蒸馏,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型贮存,勾兑出厂,以及独特地理环境,微生物环境方面,造就了产品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据科学检测分析表明,茅台酒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组分1200多种,其中叫得出名的有800多种。
2012年4月,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投资358,316万元实施酱香型系列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习水县习酒镇,项目用地1,920亩,主要为建设25栋256吨/年制酒生产厂房、4栋制曲生产厂房、2栋包装车间等,项目建设期为2012~2013年。建成后将新增6,400吨高档酱香型系列酒基酒、3,600吨中低档酱香型系列酒基酒、7,200吨有机饲料、10,500吨有机肥料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13,866.80万元,销售税金44,900.70万元,利润总额142,743.30万元。
2012年10月,公司拟投资建设中华片区第一期茅台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41.39亿元,建设期2年。项目完工交付投产后,拟新增5,800吨/年茅台酒基酒生产能力,新增8,000吨/年制曲生产能力,新增23,740吨贮酒能力,预计每年销售收入达64.96亿元人民币,年利润总额40.51亿元人民币(含税)。截止2015年中报报告期末,该项目共投入资金 33.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80.05%。
2011年度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拟用35.8亿元投资建设酱香系列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该项目将新增6400吨高档酱香型系列酒基酒、3600吨中低档酱香型系列酒基酒、7200吨有机饲料和10500吨有机肥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31.39亿元、利润总额14.27亿元。截止2015年中报报告期末,该项目共投入资金12.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34.88%。
公司产品的稀缺性,成为其品牌的基本要素,由此掌握产品的定价权。2016年中报披露,公司酒类产品实现营收388.4亿元,同比增长18.95%,产品毛利率91.31%,其中,茅台酒毛利率93.5%。
主导产品高度及低度茅台酒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出厂价格自06年2月10日起平均提高约15%,公司自07年3月1日起上调除陈年茅台酒外的普通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2%。08年1月,公司决定自08年1月11日起适当上调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09年12月公告,自2010年初起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约13%。2010年12月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上调产品出厂价平均20%左右。
2018年9月28日公告,公司决定投资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不超过83.84亿元,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项目总建设周期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