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服务 辽宁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DeepSeek概念 新型工业化 数据要素 ChatGPT概念 AIGC概念 信创 DRG/DIP 尾气治理 智慧政务 边缘计算 百度概念 东北振兴 互联医疗 工业互联 车联网(车路云) 新能源车 区块链 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健康中国 国产软件 阿里概念 医疗器械概念 网络安全 养老概念 智慧城市 参股保险 云计算 物联网
计算机、软件、硬件、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销售、安装,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场地租赁,计算机软、硬件租赁,CT机生产,物业管理,交通及通信、监控、电子工程安装,安防设施设计与施工,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医用电子仪器设备批发、临床检验分析仪器批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通讯系统设备的批发和零售,通讯终端设备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测试及售后服务,多媒体智能支付终端设备、集成电路卡及集成电路卡读写机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健康信息管理及咨询服务(以上经营项目不含诊疗)。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东软集团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是产业创新变革的推动者和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东软成立于 1991 年,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东软始终洞察时代发展趋势,探索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赋能全球数万家大中型客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现阶段,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正处于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的关键期,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的落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有望持续高质量发展,并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重点行业之一。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我国也自 2023 年初持续发布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发布以及国家数据局的组建,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已上升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将构建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彰显创新引领的数据基础制度,以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在政策的强推动下,数字经济产业有望实现高增速发展。
东软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业务覆盖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大健康领域,东软作为医疗健康技术和商业创新的引领者和赋能者,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变革,在医疗信息化、智慧医保、智慧人社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大汽车领域,东软通过三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建立了与众多国内国际车厂的长期深度合作,产品覆盖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50 多家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共计 220 多款车型;在智慧城市领域,东软已签订 60 余份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参与全国 200 多个中心城市的智慧应用建设,构建了覆盖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产业集群,以信息技术服务于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产业优化升级。
东软持续加强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传播与管理,高质量、可信赖的东软品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市场认可。“Neusoft 东软”是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2019 年以来,东软以“软件如此奇妙”表达软件在新时代的特征与价值,即帮助个人、企业及众多行业应对万物互联时代的升级,软件全新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到来。2022 年,公司被评为“软件行业应用领域领军企业”“2021-2022 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软件出口最具竞争力品牌”。
公司积极迎接技术变革,拥抱开源新生态,融入标准化组织、学术团体与产业联盟,持续提升技术文化。公司顺应技术环境与技术趋势,统一云原生技术架构,打造基于云原生的共性技术底座,全面提升面向未来的软件架构、方法与工程能力,推进公司核心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的云化升级,同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系统化构建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数据驱动、智能泛在、大连接、高可信的技术能力,加速数字化进程,通过技术赋能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影响力。截至 2022 年末,公司申请专利 2,399 件,授权专利 1,214 件;登记软件著作权 3,281 件,居行业前列。
2017年9月18日公告,东软集团与普洱市政府在普洱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共享、共赢、共同”为目标,围绕以医疗健康为主题的智慧医疗、智慧医保、旅游康养等项目建设运营,初步形成新经济形态,将“世界茶源”打造成健康之城。
2017年9月13日公告,公司子公司东软睿驰与本田于2017年上半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的约定,东软睿驰与本田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电动车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在电动车领域,各方将合作发展本田电动车业务,致力于加快本田电动车业务的推进速度;同时,各方将在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方向上深入合作,共同探讨软件技术与汽车结合带来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共同研究并开拓潜在市场。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3,485万元,同比下降0.22%;扣除东软医疗、熙康自2016年7月31日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影响,同口径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6%;公司实现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098万元,同比增长379.08%;每股收益1.51元,同比增长380.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606万元,同比增长2.20%。
在区域卫生和医院信息化领域,公司核心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IDC的行业分析报告,公司连续6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持续领跑行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服务医院客户2,000余家,覆盖全国三级医院400余家,服务全国诊疗4.6亿人次。区域卫生业务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服务基层医疗机构23,000余家,覆盖人口达3.9亿人。在区域卫生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签约延安市、辽阳市、杭州市卫生计生委等重点客户。在分级诊疗业务方向,宜昌分级诊疗服务协同平台成功入选中国“互联网+”行动百佳实践案例,同时推出“星果一体机”产品,为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地奠定基础。在医院信息化领域,东软成功拓展四川省人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公司业务覆盖国家人社部、19省厅、174市局,市场份额超过50%,覆盖人群超过5亿,参保单位数量超过700万,医疗两定数量超过12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巩固领导者地位,承接广西人事人才和广东、青海、南京、徐州等多地金保项目,社保定点产品、社保一体机等自有产品在南昌、徐州、泰州等地实现规模化突破,“掌上12333”业务实现在全国12个省、72个地区城市的推广应用。
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建立了与众多国内国际车厂、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的长期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构建了由分布在中国、德国、日本的三千余名优秀人才组成的汽车电子软件研发团队,无论在技术与市场份额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在全球排名前30汽车厂商中,85%使用了东软的软件与服务。在中国市场,东软已成为车载系统整体供应商,全面拓展长安、吉利、奇瑞、华晨、观致、东风、比亚迪、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沃尔沃等国内汽车厂商的车载量产业务。2016年,公司持续提升和丰富车载信息娱乐、T-Box、Telematics车联网、手机车机互联、车载信息安全等自有产品,进一步加强与阿尔派、Harman、电装等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保持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
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公司持续提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线,ADAS专利产品“识别图像中障碍物的方法和装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机多屏、智能互动的“C4-Aflus”新一代座舱式系统平台、大尺寸“e-Janus”全液晶仪表、支持多路摄像头处理的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基于V2X通信技术产品的解决方案“VeTalk”等系列产品,参加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并获得广泛认可。2016年,东软IVI、T-Box产品覆盖十余家国内汽车制造厂商,东软VeTalk中标中国移动“V2X与4G结合的车载终端验证系统”项目。2016年,公司初步实现在园区人、车混行路况下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为未来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东软云警产品签约潍坊、宁波等地业务,实现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业务覆盖。
2017年1月18日公告,公司接到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通知,东软控股于2017年1月17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8,800,000股,东软控股自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1月17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7,083,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742%。
公司致力于推进“智慧云城市”战略,依托公司多年来在行业解决方案、平台产品及智能互联设备、运营及服务方面积累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了集咨询规划、建设实施、运维服务于一体的“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业务框架,在惠民、优政、兴业等板块持续提升业务发展速度。2016年,公司承接了邯郸、烟台、宜昌、江门、辽阳等地智慧城市项目,积极参与城市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与政府协同合作,加速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扩大优势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2016年12月23日公告,东软控股于12月2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7,0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695%。至此,东软控股自12月9日至 12月2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票62,160,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5.0000%。本次增持后,东软控股持有本公司股票124,319,9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0%。
2016年12月6日公告,公司股东东软控股于11月28日至12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6599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31%。本次增持后,东软控股持有本公司股票62159911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5.0000%。
2016年2月23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参与设立阳光融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该健康险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公司出资1亿元,占该健康保险公司总股本的20%。拟参与设立该健康险保险公司的其他股东还包括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额分别为3.3亿元和0.7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6%和14%。该健康保险公司将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依托阳光产险、阳光人寿在保险行业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充分发挥其市场与渠道优势资源,实现对健康保险需求的深度发掘与引导、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设计,并与阳光保险集团已投资的保险公司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快速实现健康保险业务增长。此次投资是公司将信息技术积累与金融保险业的融合,公司将以信息技术、大数据、医疗管理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以管理医疗模式的健康保险业务的发展。
2016年1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四维图新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有意在六个方向探讨并细化合作方案:一是地图数据和动态交通信息;二是无人驾驶技术;三是车联网应用服务体系;四是手机车机互联技术;五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NAVI(导航)及后装导航、地图数据Compiler(编译);六是全球业务。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东软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辅助驾驶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四维图新在电子地图数据领域的市场领先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在无人驾驶、车联网、手机车机互联等领域形成联合解决方案,加速商业模式创新与新技术、新业务拓展。
2015年12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与瀚华金控、辽宁国资公司等合计7名股东设立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该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公司出资2亿元,占该财产保险公司总股本的20%。此次参与设立的保险公司,将以“互联网+”创新业态拓展保险业务,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实现对保险需求的发掘与引导、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化和个性化,打造“驾驶行为分析/车联网+车辆保险”、“健康管理+健康险”、“互联网+普惠金融”等创新型保险产品,采用“O2O”运营模式,快速切入保险业细分市场。东软集团表示,通过此次投资,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汽车电子/车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与行业优势,加速商业模式创新,充分释放东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积累,与东软原有优势业务形成互动,并推动原有业务的价值实现。
2017年2月6日公告,公司2月6日收到融盛财险筹备组通知,其收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筹建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东软集团、机器人、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弘焜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汇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注册地沈阳市。拟任董事长刘积仁,拟任总经理徐广哲。
2015年12月16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18.22元/股非公开发行1.5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亿元;其中公司股东东软控股拟认购20亿元,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由4.95%增至12.22%,同时公司仍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将于12月17日复牌。此外根据方案,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自然人刘世强拟分别认购5亿元和4亿元,发行对价均以现金方式认购,且锁定期均为36个月。此次发行完成后,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将下降为13.71%,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募投项目方面,“基于保险和医疗服务监控、政务大数据的应用系统与平台开发、智慧城市运营和服务”项目拟投资5亿元;“新一代医疗信息平台和公共卫生平台与应用服务”拟投资4亿元;“汽车智能化产品与驾驶行为分析数据服务”拟投资3亿元;“支持社交化移动互联智能感知的云与大数据应用平台”拟投资3亿元;另外公司拟分别投资10亿元和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东软集团表示,公司拟通过此次非公开发行抓住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巩固公司在核心业务及细分领域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并积极推动基于云、大数据及互联网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范围和市场发展空间,从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次非公开发行是公司根据当前软件服务行业外部环境,结合公司的发展阶段与业务基础,实施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2015年11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11月17日与林洋电子(601222)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根据目前能源互联网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及市场机遇,将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相关云平台的开发、运营、推广、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聚焦于分布式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整合与运营。双方拟分三个阶段来推进合作的进程:第一阶段:构建面向分布式能源生产与运营的云平台;构建面向能源终端用户的主动能源服务云平台。第二阶段:在基于开放的市场交易环境下,构建整合多样化分布式能源、个性化终端能源需求、以主动配电网为支撑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第三阶段:开展面向电能交易的衍生金融服务,构建贯穿分布式能源交易全过程、以能源与金融深度融合、以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的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互联开放、对等交互的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体系。
2014年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东软医疗、熙康拟与弘毅投资、高盛、通和、东软控股等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公司医疗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告显示,弘毅投资等合计出资11.33亿元,分别购买东软集团所持有的东软医疗一定比例的股权;弘毅投资、CPPIB、高盛、通和、东软控股以及东软医疗员工持股公司共同对东软医疗增资16亿元。此次投资前东软医疗的整体估值为25亿元人民币。此次投资后,公司将持有东软医疗33.35%的股权。公告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是东软集团医疗设备业务的独立运行承载主体。熙康设立于2011年5月,是公司健康管理与服务业务投资和运行管理的主体,东软熙康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基于O2O模式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平台。
2018年6月27日公告,6月27日,东软集团与诺基亚贝尔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开展5G和垂直行业领域应用等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车联网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公司表示,本次与诺基亚贝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以诺基亚贝尔所拥有的全球领先的5G端到端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基础,结合公司在医疗健康云、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经验,充分释放东软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积累。
2018年8月1日公告,东软集团与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东北地区进行空管数据的深度融合;在东北地区进行空管数据的统一服务;并在东北地区空管领域进行人工智能应用。协议有效期为10年。在此期间,东软可配合和参与东北空管局建设项目中的信息化相关部分顶层设计,并就确定合作的领域组织实施,开展运营服务。
2018年9月12日公告,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近日分别收到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定点通知,将选择东软睿驰作为指定款新能源汽车的部件供应商,为其供应电池包PACK,预计未来两年涉及总金额为20亿人民币左右。东软睿驰致力于提供下一代汽车平台与关键技术,包括提供高性能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包PACK、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管理、智能充电等业务。本次定点的项目,是东软睿驰自2017年与本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东软睿驰在新能源电池包PACK业务领域的重要进展和突破,标志着东软睿驰PACK业务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2018年11月4日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超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13元每股。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
2018年12月10日公告,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睿驰)与福田汽车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端到端解决方案合作;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科研、标准、法规及示范小镇合作;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战略合作以及人才合作。公司表示,东软睿驰致力于提供下一代汽车平台与关键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出行等领域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本次与福田汽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依托福田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和东软睿驰BigCar科技产业生态系统,在智能网联的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强强联合,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本次合作,也将充分发挥东软睿驰在汽车智能网联方面的行业标准积累与产品技术优势,推动实现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升级,进一步加速技术的商业应用,对公司业务布局和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