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上海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并购重组概念 券商概念 互联金融 长江三角
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直接投资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融资融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股票期权做市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公司可以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从事金融产品等投资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集团主要业务有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交易及机构、融资租赁等。
2023 年上半年,市场交投小幅回暖,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量达 249.40 万亿元,同比增加 0.11%;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 1.59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12%。伴随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更灵活的转融通政策和更丰富的两融标的为投资策略提供了更多交易空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持续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金融产品销售市场持续承压,根据 WIND 数据,2023 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 5,286.30 亿份,同比减少 21.84%。自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个人养老金产品持续扩容,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全国 36 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 4,030 万人,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 151 只。2023 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成功落地,企业债券职责划转平稳过渡,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A 股市场 407 单股权融资项目实现募集资金总额 6,627亿元,同比减少 10.17%。IPO 继续保持常态化,2023 年上半年新增挂牌 173 家,融资金额 2,097亿元,同比减少 32.78%。其中,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双创”板块已成为 A 股 IPO 的主要阵地,2023 年上半年新增挂牌 93 家,合计融资金额 1,525 亿元,占我国 IPO 市场融资总额的 72.74%;北交所新股发行提速,2023 年上半年新增挂牌 42 家,募集资金总额 81 亿元,同比增加 183.72%。再融资规模稳中有升,2023 年上半年 222 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可转债、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 4,320 亿元,同比增加 8.52%。
公司通过 A+H 股上市、增发等多次战略性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迅速增强并持续保持了雄厚的资本实力。2023 年上半年,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完成多次债务融资,通过发行公司债、收益凭证等方式完成境内融资超过 300 亿元,增强了公司流动性管理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另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境外融资渠道,确保了境外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充足的资本为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满足境内外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夯实了基础。
以母公司业务出发,通过设立、收购专业子公司,集团不断扩充金融产品服务范围,延伸金融服务边界,已基本建成涵盖证券期货经纪、投行、自营、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融资租赁、境外银行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金融服务集团。集团财富管理业务客户基础雄厚;投资银行业务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指导思想,在科创板业务领域积极布局、重点开拓,紧抓“硬科技”的市场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在集成电路及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成功打造了“海通品牌”,完成了多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项目,业务排名行业前列;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规模持续提升;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规模及品牌影响力行业领先;海外业务通过境内外业务联动,持续发挥集团海外市场桥头堡的功能;融资租赁业务已确立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研究服务市场影响力强。集团深入践行“一个海通”理念,深化“投、融、保、研”及财富管理业务线的协同联动,加强整体协同,有效推进业务落地。集团综合化的金融平台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和交叉销售潜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创造条件。
集团营业网点覆盖“纽、伦、新、港、沪、东”六大国际金融中心。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在中国境内拥有 340 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其中证券营业部 306 家,期货营业部 34 家),遍布 30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境外方面,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全球 5 大洲 15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凭借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和极具战略性的国际化布局,集团得以建立庞大且稳定的客户群,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在境内外拥有超 2,300 万名客户。
2014年12月21日公告称,董事会批准该公司非公开发行19.2亿股H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5.6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为299.43亿港元,将用于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约定购回、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结构化产品销售交易业务以及直投业务的拓展以及补充现有流动资金。公告称,2014年12月19日,公司与各承配人已签订了认购协议,公司已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而承配人已有条件同意认购合共19.17亿股新H股,认购价为每股新H股15.62港元。该价格较公司H股最新股价18.60元折价16.02%,并且较前30个完整交易日在香港联交所所报之平均收市价每股H股16.44港元折让约5%。
公司持有海通期货66.67%股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海通期货总资产为263.62亿元,净资产23.18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净利润0.54亿元。
公司2015年经纪业务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新增客户数245万户,股票基金交易市场份额5.02%,行业排名第三。2015年新增融资融券账户3.45万户(增长39.06%),全年融资融券业务总交易量8.25万亿元,新增股票质押客户2.76万户(增长243.13%),日均融资类业务规模达到1317.26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2017年,公司完成IPO项目31家,市场排名第二;实现IPO承销及保荐收入9.75亿,市场排名第二。为20家企业提供并购财务顾问服务,排名行业第二。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包括:海通资管公司、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以及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子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合计9,783亿元。
公司权益类投资取得良好收益,境外发行第一个挂钩中国权益指数的结构化票据,跨境业务实现较快发。固收类投资强化FICC类业务发展。2015年自营业务实现利润总额55.32亿元,占比26.2%。
2013年7月,公司获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海南省海口市各设 1 家分公司。在上海市等地共设立 90 家证券营业部,其中 1 家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模式为 A 型,89家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模式为 C 型。附注:A 型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在营业场所内部署与现场交易服务相关的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现场交易服务。C 型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在营业场所内未部署与现场交易服务相关的信息系统且不提供现场交易服务。
公司持有富国基金管理公司27.775%股权,2015年末股权账面值7亿元,期内损益3.24亿元。
公司持有海富通基金51%股权,截止2015年12月末,海富通基金总资产13.45亿元,净资产8.65亿元,期内实现营收7.66亿元,净利润1.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