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0207 欣旺达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4-|129074.3| 2537.76| 3137.81| 35.12| 11.31| 1.16| | 16 | 5| | | | | | ├────┼────┼────┼────┼────┼────┼────┤ |2025-04-|129674.3| 3574.82| 3324.89| 24.97| 0.60| 1.31| | 15 | 9| | | | | | ├────┼────┼────┼────┼────┼────┼────┤ |2025-04-|129424.4| 5434.37| 4669.57| 25.68| 0.81| 1.75| | 14 | 6|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4-17】 首批锂电“成绩单”分化显著,出海布局与价格博弈成焦点 【出处】国际金融报【作者】程梓欣 锂价波动与关税冲击之下,锂电行业正面临新一轮博弈。 截至4月16日,已有29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正式公布2024年“成绩单”,其中24家录得盈利,只有9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 程梓欣 制表 分板块来看,受碳酸锂价格下探影响最大的锂企亏损严重,但仍有部分企业依靠成本优势实现盈利;锂电池企业虽整体盈利情况较好,却也面临着出海等多重挑战。 业绩分化显著 2024年,碳酸锂价格由10万元/吨左右继续下探至7万元/吨左右。受此影响,锂业三巨头均陷入大额亏损。 天齐锂业去年出现79.05亿元的净亏损。这份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锂产品市场波动、联营公司SQM投资收益减少,以及对澳大利亚二期氢氧化锂项目计提减值。 赣锋锂业出现上市以来首亏,去年净亏损20.74亿元。具体来看,赣锋锂业去年锂产品与锂电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0.47%、11.66%,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6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 盛新锂能净亏损6.2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该公司解释称,2024年受行业周期下行的持续影响,锂盐行业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部分锂盐企业依靠盐湖提锂的成本优势,保持了较高的毛利水平,继续盈利。 藏格矿业去年实现营收32.51亿元,同比下降37.79%;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下降24.56%。该公司碳酸锂平均售价(含税)为8.5万元/吨,平均销售成本4.1万元/吨,毛利率为45.44%。 而在9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的企业中,5家是锂电池企业。 其中,宁德时代实现归母净利润507.4亿元,同比增长15.01%。需要指出的是,宁德时代总营收去年首次同比下滑9.7%至3620亿元,但依然拿下当前业绩断层第一。 蔚蓝锂芯是当前净利润涨幅最大的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7.56亿元,同比增长29.38%,实现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46.43%。 蔚蓝锂芯的锂电池业务呈现同比大幅增长态势,毛利率为21.94%,较上年同期增长13.51个百分点。该公司解释称,随着电动工具锂电池海外大客户去库存结束,公司海外订单规模增加明显,海外客户订单总体营收占比接近五成。 走向价格博弈 2025年以来,锂价仍然呈现波动态势。 4月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时隔半年再度跌破7万元/吨关口,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最低报价也下探至6.94万元/吨。 经历一周多的回调,4月17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早盘)价格较上日下跌200元,均价报7.055万元/吨。 锂价的频繁波动,使锂企战略重点继续落在降本增效方面。 天齐锂业表示,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格林布什开采加工得到的优质锂精矿直接应用于公司中游锂化工产品的加工当中,在实现原材料100%自给自足、保证资源供给的同时,最大化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结合公司领先的锂化合物生产加工水平,有效实现锂产品利润空间最大化。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近期公开表示,现在锂电行业处于低位,碳酸锂价格在7万元/吨左右,所以必须要有优质项目才能赚钱。“我们会向优质项目倾斜更多资源,形成竞争力,同时匹配终端与资源端的需求,做好企业内控技术创新”。 据悉,赣锋锂业计划在Cauchari—Olaroz项目一期产能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产能为5000吨LCE的示范线,该示范线将部分采用直接提锂法技术。该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在最小化淡水消耗的同时,降低项目的资本开支成本及生产运营成本,并提高项目的锂收率。 赣锋锂业表示,公司通过多方面的对比,认为目前的工艺方案较为符合阿根廷当地条件,以及Cauchari-Olaroz项目的实际情况,未来也不排除将此种工艺复制到公司的其他阿根廷项目。 藏格矿业则表示,今年需要持续关注供应端的高成本产能出清进程。需求端,电动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储能市场大有可为,固态电池、AI、具身智能等技术革新有望提供新增长极。长期来看,该公司对锂盐的供需格局持乐观态度。 另据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2025年市场过剩程度有望减轻,碳酸锂价格或将在6万元/吨至10万元/吨运行。 关税冲击几何 4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其中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8.8%。与此同时,新一轮关税“大棒”已来临,锂电企业的出海突围越发重要。 记者注意到,已有不少锂电企业向投资者作出回应: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欣旺达表示,公司销往美国产品主要为间接销售,对公司影响较小。珠海冠宇回应称,公司主营产品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此次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骆驼股份同样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总体规模较小,影响可控,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较小。 另外,为了进一步应对关税冲击,锂电企业正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推进全球化布局。 宁德时代在近期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去年以来公司已经根据环境变化提前做了预案,所以有关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正在与客户积极协商解决方案。”整体而言,其国内及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比较饱和。 珠海冠宇表示,公司已经在马来西亚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减少此次关税带来的影响。 孚能科技是锂电池行业最早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已与土耳其电动汽车品牌客户TOGG成立合资子公司Siro,其中Siro项目一期6GWh产能已投产,并完成产能爬坡。 蔚蓝锂芯表示,子公司马来西亚天鹏预计本月会投产,马来西亚相较于国内产品出口关税有成本优势。公司会紧密关注关税政策变化,根据经营需要建设海外产能规模。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长期来看,新能源企业在美国当地扩产,或是应对本轮关税冲击的最有效手段。 【2025-04-17】 产业合作活力涌现 深市高端制造企业积极布局越南 【出处】证券时报网 2025年是中国与越南双边外交关系建立的第75个年头。近年来,中越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越互联互通合作正加速推进。截至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已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这背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引擎。 资本市场上,在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规划的战略对接过程中,一批深市高端制造企业凭借自身先进技术与创新产品,深度参与中越产业链协同合作,有力促进了双边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产业合作遍地开花 近年来,中越两国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特别是,中国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有力助推了越南制造业发展。 乘着合作东风,深市高端制造企业纷纷在越南布局发展,助力中越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徐工机械与越南的合作由来已久,设备销售到越南已有20多年。据介绍,徐工机械于2023年10月成立的徐工越南子公司,营业范围广泛。2023年实现1.9亿元人民币收入,2024年增长40%,达到2.7亿元。徐工通过发展细分渠道,全面销售设备,并储备保养件和易损件,保障设备出勤率。公司多次中标越南大型项目,如Vin集团项目;还参与了河内轻轨、隆城国际机场的建设,为越南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巨大。 中联重科越南公司成立于2010年,在集团“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公司拥有150多名本地员工,在多个城市设立了网点,实现9大产品线全面销售。与此同时,中联重科积极参与南北高铁、南北高速、龙城机场等大型项目,凭借优质产品和服务,在越南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 融入与升级并进 记者发现,深市高端制造企业凭借各自的产业优势,一方面积极融入越南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紧抓越南发展机遇,为自身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其中,欣旺达在越南北江省布局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电池制造,深度嵌入越南电子产业链。2023年4月,其全资子公司香港欣威电子有限公司在越南设立欣旺达越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20亿元。 借助越南的电子产业链生态,欣旺达得以提升海外产品供应和全球销售能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其生产的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电子设备,不仅完善了公司海外战略布局,还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徐工机械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不断拓展新产业,构建“5+1”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推进全球化运营,打造敏捷高效的全球化运营能力。目前,徐工机械研发的智能化起重机,可实现远程操控和精准作业,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 先导智能主要为下游新能源和消费电子企业在越南的产能建设提供设备及服务。随着众多国内企业在越南进行产能建设,先导智能抓住机遇,相关项目已中标及交付。其设备和服务推动了越南新能源和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先导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更多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将对内部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精益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此外,将实施多元化策略,积极寻找和开拓其他国际和国内供应商和客户。 【2025-04-17】 欣旺达:4月16日获融资买入2537.7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欣旺达4月16日获融资买入2537.7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3.41%,当前融资余额12.9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8%,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1625377649.0031378082.001290743498.002025-04-1535748220.0033248876.001296743931.002025-04-1454343688.0046695748.001294244587.002025-04-1152412874.0050714827.001286596647.002025-04-1062907216.0063500896.001284898600.00融券方面,欣旺达4月16日融券偿还1.16万股,融券卖出11.3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04.0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1.03%,融券余额633.5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162040324.00209264.006335648.002025-04-15109980.00240123.004577001.002025-04-14149364.00322700.004735392.002025-04-11255640.00986040.004860812.002025-04-101150828.00627237.005471794.00综上,欣旺达当前两融余额12.97亿元,较昨日下滑0.33%,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16欣旺达-4241786.001297079146.002025-04-15欣旺达2340953.001301320932.002025-04-14欣旺达7522520.001298979979.002025-04-11欣旺达1087065.001291457459.002025-04-10欣旺达115434.00129037039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16】 深市高端制造企业,发力越南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王建蔷 【导读】深市高端制造企业以系统性布局强化中越产业链协同,积极应对关税政策挑战 近年来,中越经贸联系愈发紧密,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续两年超过2000亿美元。中越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呈现出越来越红火的趋势。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 “两廊一圈” 战略深度对接的大背景下,深市高端制造企业积极响应,系统性布局越南,大力强化中越产业链协同。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挑战,这些企业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策略,积极应对,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它们在越南的蓬勃发展,不仅助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也为自身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推动中越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在越业务蓬勃开展 在中越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深市高端制造企业纷纷在越南布局发展。凭借各自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入越南市场,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也为自身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欣旺达在越南北江省布局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电池制造,深度嵌入越南电子产业链。2023年4月,其全资子公司香港欣威电子有限公司在越南设立欣旺达越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20亿元。借助越南的电子产业链生态,欣旺达得以提升海外产品供应和全球销售能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其生产的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电子设备,不仅完善了公司海外战略布局,还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徐工机械与越南的合作由来已久,设备销售到越南已有20多年。2023年10月成立的徐工越南子公司,营业范围广泛。2023年实现1.9亿元人民币收入,2024年增长40%,达到2.7亿元。徐工通过发展细分渠道,全面销售设备,并储备保养件和易损件,保障设备出勤率。公司多次中标越南大型项目,如Vin集团项目;还参与了河内轻轨、隆城国际机场的建设,为越南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巨大。 中联重科越南公司成立于2010年,在集团 “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 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公司拥有150 多名本地员工,在多个城市设立了网点,实现9大产品线全面销售。越南建筑市场需求旺盛,中联重科积极参与南北高铁、南北高速、龙城机场等大型项目,凭借优质产品和服务,在越南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 先导智能主要为下游新能源和消费电子企业在越南的产能建设提供设备及服务。随着众多国内企业在越南进行产能建设,先导智能抓住机遇,相关项目已中标及交付。其设备和服务推动了越南新能源和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全球化布局脚步坚定 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的当下,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对于企业而言,能否在全球市场谋得一席之地,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多家深市企业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坚定踏上全球化征程,在各自领域开疆拓土。 先导智能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公司与众多优质头部电池厂商深度合作,业务除锂电池和光伏智能装备外,还拓展至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多个领域,且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全球化是其核心战略,公司在多国设立分、子公司,建立海外技术能力中心,与海外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先导智能研发的高速锂电池生产设备,生产效率相比传统设备提升了50%,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厂商的生产效益。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登陆瑞士证券交易所,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构建了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在技术层面,欣旺达积累深厚,工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在手机数码、笔记本电脑和汽车及动力类锂电池研发上领先国内同行。它不仅是3C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还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居全国前列。众多荣誉加身,如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充分彰显其行业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欣旺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不断提高,新推出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在续航里程上有显著提升,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徐工机械主要从事各类工程机械及备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其产品众多,16类主机位居国内行业第一,起重机械等更是在全球名列前茅。作为链主企业,徐工机械扛起 “头马” 担当,狠抓科技创新和 “国际化、后市场、新能源” 三大增量,通过 “五化” 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公司不断拓展新产业,构建 “5+1” 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推进全球化运营,打造敏捷高效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徐工机械研发的智能化起重机,可实现远程操控和精准作业,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 中联重科源于国家级研究院,拥有60余年技术积淀,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也是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公司产品涵盖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在传统优势产业如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的市占率稳定。 公司凭借强大创新实力不断孵化新兴板块,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发展迅猛。在全球化方面,中联重科推进全球化战略,境外收入占比超51%,销售网络覆盖全球。此外,公司积极建设智能工厂,落实 “双碳” 战略,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中联重科研发的全球最大300吨混动矿卡,节能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矿山运营成本,推动了矿山机械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积极应对关税压力 在全球贸易浪潮中,美国关税政策的波澜冲击着各国经济。在此形势下,深市高端制造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未来满怀信心。 徐工机械面对关税战的升级,迅速制定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对策略。短期策略聚焦稳住基本盘,通过加快库存去化、稳定客户关系、评估物流与贸易路径替代方案以及协同税务和价格策略等措施,保障现金流回笼和订单量。中期则侧重于结构调整与市场平衡,如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根据美方法规调整研发方向。长期目标是推动本地化生产运营,通过在其他区域设厂、技术授权等方式规避贸易壁垒。徐工机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其回购股份的举措,更是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联重科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美国市场收入和从美国进口零部件的金额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极低,其优势在于全球市场均衡布局和卓越的全球业务抗风险能力。在出口方面,其业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服务网点和本土化员工众多,供应链全球布局完善;进口方面,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且部分外资品牌已本土化。中联重科坚信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 欣旺达作为一家在电池领域深耕的企业,其销售模式独具特色。其主要通过国内保税仓中转产品至下游客户,直接出口海外客户的情况极少,这使得美国加征关税对其直接影响微乎其微。此外,欣旺达全球化的客户布局和多元的产品应用领域,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在欣旺达看来,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这种信心源于其对自身实力的笃定以及对国内市场潜力的深刻认知。 先导智能则从技术研发、生产流程和市场策略等多个维度应对关税冲击。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实施多元化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产业链布局上,加强供应链本土化和国产化,深化产业协同合作。先导智能敏锐地捕捉到中国自动化设备领域技术创新的趋势和国内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这些都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4-16】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出处】时代财经 根据新华社15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此次新国标是对2020版的修订版,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是更好发挥标准对于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新国标起草单位包括多家动力电池企业、车企以及检测、测试机构。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蜂巢能源、极氪、小米、中国一汽、小鹏、宝马、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 工信部表示,本次新国标修订(或新增)的重点包括三个项目: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其中,热扩散测试考察电池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修订版本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触发方法在原来的“外部加热、针刺”的基础上,增加“内部加热”。技术要求从2020版本的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本次修订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新国标还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察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测试对象为20% SOC充电至80%SOC时,总充电时间不超过15min的电池单体,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此外,修订版本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即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完善绝缘电阻要求,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提升挤压测试要求,增加绝缘电阻相关判定条件。 此次动力电池新国标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什么是热失控?根据央视网报道,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况,与电池相关性最大的起火诱因,为电池热失控。央视网援引汽车火灾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鲍欢欢介绍,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上升的不可控现象,因为一些不当的充电行为,例如底部托底、剐蹭、长时间泡水等,都可能会触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现象。 此次动力电池新国标在全球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这一标准相较于2020版标准所提出的起火、爆炸前5分钟进行报警有了较大提升。宁德时代告诉时代财经,“这一标准实施的前提是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提升”。 据介绍,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率先提出并量产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的电池,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提升。目前,宁德时代还在持续迭代NP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2.0,和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 3.0。 另外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在今年2月对36家主流整车及电池企业的调研,达7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即能够做到单个电芯热失控后,不发生热扩散导致的整个电池系统的起火和爆炸。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中强调的是动力电池内部的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不会失火爆炸。 宁德时代表示,目前,新国标中热扩散试验考核的是动力电池内部诱因引发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动力电池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为人员和车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后将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燃风险,可以更好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同时也对所有整车和电池企业提出新要求,以高标准促进新车与新电池产品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4-16】 机构评级|民生证券给予欣旺达“推荐”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16日,民生证券发布关于欣旺达的评级研报。民生证券给予欣旺达“推荐”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欣旺达2024年净利润为14.86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1家机构发布了欣旺达的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最高目标价为34.00元,最低目标价为26.00元,平均为28.89元;预测2024年净利润最高为18.08亿元,最低为14.86亿元,均值为16.6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5.02%。其中,评级方面,7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1家机构认为“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4-16民生证券邓永康推荐1486000000.0000--2025-04-15中银证券武佳雄增持1645000000.0000--2025-04-08中信证券吴威辰买入1754000000.000026.00002025-04-07西部证券杨敬梅买入1498000000.0000--2025-01-21长城证券梅芸增持1808000000.0000--2024-12-25华泰证券申建国买入1695000000.000026.68002024-11-08海通证券马天一优于大市1741000000.0000--2024-11-01中泰证券王芳买入1670000000.0000--2024-10-31东北证券李玖买入1710000000.0000--2024-10-30东吴证券曾朵红买入1709000000.000034.00002024-10-23光大证券刘凯买入1635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16】 欣旺达等成立循环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8000万元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4月16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江西欣奇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饲料添加剂生产,危险废物经营,电子专用设备销售,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再生资源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欣旺达(300207)旗下深圳市欣旺达再生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2025-04-16】 欣旺达:4月15日获融资买入3574.8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欣旺达4月15日获融资买入3574.8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9.82%,当前融资余额12.9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3%,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1535748220.0033248876.001296743931.002025-04-1454343688.0046695748.001294244587.002025-04-1152412874.0050714827.001286596647.002025-04-1062907216.0063500896.001284898600.002025-04-0957179366.0049604536.001285492280.00融券方面,欣旺达4月15日融券偿还1.31万股,融券卖出6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0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457.70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15109980.00240123.004577001.002025-04-14149364.00322700.004735392.002025-04-11255640.00986040.004860812.002025-04-101150828.00627237.005471794.002025-04-091004480.003758200.004762680.00综上,欣旺达当前两融余额13.01亿元,较昨日上升0.1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15欣旺达2340953.001301320932.002025-04-14欣旺达7522520.001298979979.002025-04-11欣旺达1087065.001291457459.002025-04-10欣旺达115434.001290370394.002025-04-09欣旺达4925990.00129025496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15】 机构评级|中银证券给予欣旺达“增持”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15日,中银证券发布关于欣旺达的评级研报。中银证券给予欣旺达“增持”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欣旺达2024年净利润为16.45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0家机构发布了欣旺达的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最高目标价为34.00元,最低目标价为26.00元,平均为28.89元;预测2024年净利润最高为18.08亿元,最低为14.98亿元,均值为16.8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6.71%。其中,评级方面,7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4-15中银证券武佳雄增持1645000000.0000--2025-04-08中信证券吴威辰买入1754000000.000026.00002025-04-07西部证券杨敬梅买入1498000000.0000--2025-01-21长城证券梅芸增持1808000000.0000--2024-12-25华泰证券申建国买入1695000000.000026.68002024-11-08海通证券马天一优于大市1741000000.0000--2024-11-01中泰证券王芳买入1670000000.0000--2024-10-31东北证券李玖买入1710000000.0000--2024-10-30东吴证券曾朵红买入1709000000.000034.00002024-10-23光大证券刘凯买入1635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15】 欣旺达:4月14日获融资买入5434.37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1.6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欣旺达4月14日获融资买入5434.3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1.60%,当前融资余额12.9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0%,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1454343688.0046695748.001294244587.002025-04-1152412874.0050714827.001286596647.002025-04-1062907216.0063500896.001284898600.002025-04-0957179366.0049604536.001285492280.002025-04-0836941535.0081760045.001277917450.00融券方面,欣旺达4月14日融券偿还1.75万股,融券卖出8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9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473.54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14149364.00322700.004735392.002025-04-11255640.00986040.004860812.002025-04-101150828.00627237.005471794.002025-04-091004480.003758200.004762680.002025-04-08881920.001999584.007411520.00综上,欣旺达当前两融余额12.99亿元,较昨日上升0.5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14欣旺达7522520.001298979979.002025-04-11欣旺达1087065.001291457459.002025-04-10欣旺达115434.001290370394.002025-04-09欣旺达4925990.001290254960.002025-04-08欣旺达-45805420.00128532897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14】 国盛证券:中欧探讨中国EV最低价以替代关税机制 看好在欧企业成长性 【出处】智通财经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以最低价格来取代关税的谈判,将推动中欧两地电动汽车产业良性发展。以最低价格来取代关税的谈判,既能让中国电动车企更稳定地进入欧洲市场,也能让欧洲本土车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在推动中欧电动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也有助于中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在欧洲的业务板块保持稳定的增长。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欧两地探讨中国产电车最售价,以取代此前关税加征方案 据全球汽贸网,本周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与中国已同意研究通过设定中国产电动汽车最低售价,来取代欧盟去年加征的关税方案。随后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称,谈判将立即启动。当前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车企采取的关税,是在现行10%的进口汽车关税基础上,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18.8%和35.3%的额外关税。 目前,国内电池及材料企业已在包括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土耳其、斯洛伐克、瑞典、芬兰、波兰、意大利等地投建了工厂 1、电池环节: 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投建了超160GWh 产能的电池工厂;亿纬锂能在匈牙利投建了年产30GWh 乘用车大圆柱电池工厂;国轩高科在德国和斯洛伐克各规划了20GWh 的锂电池产能;而孚能科技和欣旺达则分别在土耳其和匈牙利建设了动力电池工厂。 2、材料环节: 1)结构件:科达利在德国、匈牙利和瑞典等地均布局了产能;铭利达则选择匈牙利作为其欧洲的生产基地。 2)正极:湖南裕能于2024 年计划在西班牙投建5 万吨正极材料;当升科技则计划在芬兰建成6 万吨高镍多元材料产线;中伟股份在德国投建了锂电池回收拆解工厂。 3)负极:璞泰来将配套德国MOLL 为其钠电池工厂提供负极等材料;杉杉股份在芬兰投建10 万吨锂电负极一体化基地。 4)隔膜:星源材质瑞典一期2 亿平方米产能已投产,二期5 亿平方米产能预计在2026 年逐步投产;恩捷股份匈牙利一期4 亿平方米产能已投产,二期8 亿平方米产能预计在2026-2027 年逐步投产。 5)电解液:天赐材料已在德国成立了电解液代工厂;新宙邦波兰一期4 万吨电解液已投产,二期规划5 万吨;瑞泰新材已在波兰投产4 万吨电解液。 6)铝箔:鼎胜新材子公司欧洲轻合金位于意大利,专注于欧洲包装箔和电池箔市场。 风险提示:中欧谈判结果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企业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2025-04-14】 欣旺达:4月11日获融资买入5241.29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5.1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欣旺达4月11日获融资买入5241.2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13%,当前融资余额12.8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2%,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1152412874.0050714827.001286596647.002025-04-1062907216.0063500896.001284898600.002025-04-0957179366.0049604536.001285492280.002025-04-0836941535.0081760045.001277917450.002025-04-0799126628.00140013802.001322735960.00融券方面,欣旺达4月11日融券偿还5.40万股,融券卖出1.4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5.5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486.08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11255640.00986040.004860812.002025-04-101150828.00627237.005471794.002025-04-091004480.003758200.004762680.002025-04-08881920.001999584.007411520.002025-04-074547410.00646290.008398430.00综上,欣旺达当前两融余额12.91亿元,较昨日上升0.0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11欣旺达1087065.001291457459.002025-04-10欣旺达115434.001290370394.002025-04-09欣旺达4925990.001290254960.002025-04-08欣旺达-45805420.001285328970.002025-04-07欣旺达-38111728.00133113439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13】 欣旺达发布10米级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4月13日电,4月12日,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欣旺达储能携全链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并发布10米级全球容量最大、行业首款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真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款全球首发的2MWh“超级充电宝”,以液冷技术首次引入移动储能、较同类产品容量提升300%、六道安全防线的颠覆性设计,重新定义行业技术标杆。 【2025-04-11】 对等关税冲击下的中国新能源,“奉陪到底”也“波澜不惊” 【出处】新京报 连日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剧烈动荡,包括A股在内的亚洲股市出现暴跌。4月7日,电池板块跌幅位列各板块首位,光伏设备板块跌幅位列第九。 中国是美国锂电第一大进口国,2024年中国对美储能电池出口额达62.7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量的57%;美国光伏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需求短期内依然存在。此次关税调整后,中国对美电池出口以及光伏出口关税都已达高位。 就在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对华肆意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置美国自己构建的二战后全球经济秩序于不顾,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中方对此强烈谴责。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随后联系了多家新能源企业,从业人员表示,目前关税影响最大的是证券市场的股价,对公司生产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但之后企业出海、投资策略上会更加谨慎。 中国能源政策始终坚持战略定力,不因短期的贸易摩擦而动摇,展现出“硬刚到底”且“波澜不惊”的态势。 部分锂电池企业回应“直接影响有限” 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抹平了中国电池厂商出口至美国本土的锂电产品的竞争优势。但是,部分锂电池企业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对“对等关税”影响的回复中表达“影响较小”。 4月7日,欣旺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主要为间接销售,对公司影响较小。 4月7日,珠海冠宇回应称,公司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而消费类电池(主要系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此次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 骆驼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总体规模较小,影响可控,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较小。 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出口地区以欧洲为主,美国出口占比较小。同时,在海外产能建设方面,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最早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之一。公司已与土耳其电动汽车品牌客户TOGG成立合资子公司Siro,其中Siro项目一期6GWh产能已投产,并完成产能爬坡。美国增加关税对公司经营影响程度较小。 4月7日,亿纬锂能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目前亿纬锂能和美国客户签订的合约都采用的是FOB价格即离岸价格结算,供货商只负责货物离开中国港口之前的部分,之后的运输、关税、到岸港口费用等,均由客户承担。 国内光伏企业早有准备 中国光伏产业一直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受害者”。从光伏企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复我们也能看出,国内光伏的反应近乎“波澜不惊”。 4月7日,隆基绿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以参股合资方式在美国建有5GW组件产能,已经全部正常投产。公司在美国的组件产能主要从美国以外地区进口原材料,从全行业看,公司美国产能因本轮“对等关税”所增加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公司将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和本土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4月7日,天合光能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库存,其成本预计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影响,另有部分在运输途中即将入关的产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货渠道,可以满足公司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 晶澳科技近日表示,美国方面公司布局方式多元。除了提前与客户洽谈潜在关税分配方式,锁定非东南亚四国电池,投产美国2GW组件产能外,阿曼6GW电池与3GW组件项目有望年内建成。阿曼对等关税仅10%,税率优势明显,有望逐步成为出货美国主要方式。 博威合金介绍,公司在美国建设的2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对海外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举措。公司在越南新投建的3GW电池片扩产项目未来的销售市场为欧洲、印度市场,与国内企业相比依然有税费优势,可实现正常盈利。 豁免石油和稀土?能源秩序正在改变 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政策之后,紧接着抛出了一份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涉及近千种商品。 除了一些人道主义物资,在途商品,出版物和影片等信息类产品,以及受232条款约束并已经加征关税的产品外,有两类商品特别值得关注,一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产品,二是稀缺矿产资源。 美国豁免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关税,说明其并未因页岩油开采而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凸显了美国在能源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其能源供应仍需依赖进口来维持稳定。 稀土是许多高科技和国防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美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上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从中国进口。豁免稀土关税是为了保障美国国防和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稳定,维持美国在全球科技和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得不说,国际能源秩序正在改变,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能源生产大国正在改变能源贸易格局,绿色能源的价值逐步凸显,国际能源的贸易结构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全球能源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液化天然气等领域的发展对传统能源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各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竞争和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推动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多元化。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绿色(CGFR)主任鞠建东、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共同撰写文章《全面加速能源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强劲增长》中提到,中国的光伏产业在技术、产能和生产成本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倾斜,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将来自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例如,中国在马里的光伏项目预计可发电25年,利润率为228.72%,投资回收期约为6.5年。这一案例表明,中国在非洲的能源转型类投资具有高回报率和经济可行性,能够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新方向,进一步证明了绿色转型投资的全球价值和潜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无疑加剧了全球能源局势的不确定性,传统能源方面,虽然对等关税行政令豁免了油气进口市场,但市场仍然需要重新定价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未来全球原油市场波动或将加剧,对国内传统能源供应链形成一定扰动。新能源方面,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产业链完整、自主可控、技术优势较明显,主要企业在美国直接业务收入占比较小,短期来看美国对等关税对销售端直接作用有限。但是,需要警惕美国能源政策可能导致全球能源发展路径分化,加剧全球能源转型不确定性,抬升我国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压力。 刘晨指出,面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新能源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积极探索全球的结构性机遇,加强与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合作,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应对贸易壁垒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中,东南亚、中东、中亚、中东欧等地区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同时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可以继续推动在“一带一路”地区进行投资建厂。另外,新能源企业仍需持续巩固自身的议价能力,短期需要借助政府间的贸易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保障,长期需要强化研发能力,筑牢在全球细分领域的“护城河”。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2025-04-11】 对等关税冲击锂电出口,美国消费者或为此买单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胡雅文 近年来,我国锂电企业纷纷将高毛利的海外市场视为必争之地。如今“对等关税”风暴来袭,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亿纬锂能(300014.SZ)近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公司将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 从锂电来看,如今美国基本从中国采购铁锂电芯,我国出口储能的毛利率或低于26%(特斯拉2024年储能业务毛利率)。据鑫椤资讯统计,美国在全球储能装机中的占比为17.5%,约为39.9吉瓦时。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表示,储能基本采用磷酸铁锂体系,韩国电池厂还很难满足需求,他告诉记者,“大家的毛利率水平不高,加征关税基本是不想做生意了,应该跳出关税比例看问题。并且在劳动力跟不上的情况下,产业链很难回归。” 对于美国对等关税对储能业务的影响,瑞浦兰钧(00666.HK)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暂时还没有反馈,公司项目周期长。” 储能关税将超过动力 4月2日,特朗普向所有贸易伙伴吹响了加征关税的号角,短短8天之后,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加征34%)于4月9日落地生效。 美国市场向来是新能源产业的高盈利市场,加上近年来的高增速,共同吸引着渴望开拓全球市场的锂电企业。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仍为美国,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 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的特斯拉(TSLA.O)已经尝到了甜头,储能几乎是特斯拉增速最快且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2021年至2024年,特斯拉的储能装机量从3.99吉瓦时增长到了31.4吉瓦时,2023年及2024年均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储能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100.86亿美元,全年毛利率约为26%,超过汽车及整体毛利。 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4年国内储能电芯出货量340吉瓦时,同比增长63.5%;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350吉瓦时,同比增长59.1%。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228吉瓦时,中国区域占比48.2%,其次美国占比17.5%,欧洲占比12.3%。 由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这块蛋糕变得不好啃了。中信建投数据显示,受此前拜登政府设置的补贴门槛影响,美国车企已基本不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因此本轮关税影响较小。储能方面,美国基本采购中国的铁锂电芯,加征关税可能影响短期需求。 到2026年,储能电池出口美国的关税将从2025年的64.9%增至82.4%,包括3.4%的基础税率,早期7.5%的301关税、2025年2月10%的芬太尼关税、2025年3月10%的芬太尼关税、2025年4月34%的对等关税,其中301关税将于2026年1月变为25%,从而导致储能关税超过73.4%的动力电池关税。 若国内储能电池价格为0.28元/瓦时、储能系统产品为0.5元/瓦时,此前征收关税后的价格分别为0.311元/瓦时、0.555元/瓦时;加征64.9%关税后,分别为0.462元/瓦时、0.825元/瓦时,成本上涨48.6%;加征82.4%关税后,分别为0.511元/瓦时、0.912元/瓦时,成本将上涨64.3%。 张金惠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向美国出口储能电池的毛利率要低于26%。他认为,在毛利率本身就不高的情况下,加征的对等关税超过20%就已经是不想做生意的状态。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乐观的人认为这一界限是50%。从成本优势来看,我国电池目前的价格低于韩国40%。 终局未定 从全球看,特斯拉占据储能行业(储能系统集成商口径)14%的市场份额,与Fluence并列第二,第一为占据16%份额的阳光电源(300274.SZ)。其中,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份额为25%,排名第一。 2024年以前,特斯拉美国储能工厂的唯一供应商是宁德时代。据晚点2024年下半年报道,特斯拉已经和比亚迪、欣旺达(300207.SZ)达成供货协议,且亿纬锂能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第三家向特斯拉美国供应储能电池的公司。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六位的中国企业为: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储能(属于300014.SZ)、海辰储能、比亚迪(002594.SZ)、瑞浦兰钧、中创新航(3931.HK)。 记者已就关税影响询问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相关企业,截至发稿未得回复。亿纬锂能于4月7日向投资者表示,其境外销售面向全球市场,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现有贸易模式下卖方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亿纬锂能将强化海外工厂的先发优势,继续通过技术授权和服务满足海外客户的电池供应需求。欣旺达于4月9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产品出口形式主要为出口到保税仓,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极小,对公司影响较小。” 从上述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受影响规模较小,或许对业绩影响较为可控。但对于美国来说,如何补上供应空白或许会是问题。张金惠认为,关税已经成了议价工具,最终的关税水平,属于双方管理层的博弈,全球一系列关税政策在实施不到3个月后,或又将面临调整,“产业升级其实是劳动力升级,在教育断档下很难成功。全球电池格局中,海外占比也在持续下降,欧洲Northvolt(曾被称为欧洲宁德时代)已经破产,而中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很容易超越韩系。” 或是受局势影响,我国锂电产业链对于美国投资相对谨慎,如今海外布局主要聚集在欧洲、东南亚、摩洛哥等地区。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由于中国储能企业所签订订单大部分为FOB价格,不包含关税等成本,且美国本土集成商大部分电芯也仍需进口中国产品,成本也会有所提升,因此储能企业的主要关税成本仍可转移至下游客户,但是这就意味着储能价格抬升,从而会导致美国储能项目内部收益率下降,预计储能企业后续也将主要采用本土化制造的方式规避高额关税。 从市场来看,虽然叫法不尽相同,但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已在北美地区探索的方式均为偏向轻资产的技术授权模式。同时,根据研报数据,若采取海外建厂方式(以最低的马来西亚24%关税,0.28元/瓦时为例),储能电池征收关税后的价格将为0.347元/瓦时,成本较此次对等关税前上涨约11.7%。 鑫椤资讯数据显示,全球储能电池1—2月累计产量58.7吉瓦时,同比增长147.68%。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将达到460吉瓦时,同比增速达31%。 【2025-04-11】 欣旺达:4月10日获融资买入6290.72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5.3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欣旺达4月10日获融资买入6290.7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34%,当前融资余额12.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0%,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4-1062907216.0063500896.001284898600.002025-04-0957179366.0049604536.001285492280.002025-04-0836941535.0081760045.001277917450.002025-04-0799126628.00140013802.001322735960.002025-04-0382573022.0046704295.001363623134.00融券方面,欣旺达4月10日融券偿还3.51万股,融券卖出6.4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5.0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5%,融券余额547.18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4-101150828.00627237.005471794.002025-04-091004480.003758200.004762680.002025-04-08881920.001999584.007411520.002025-04-074547410.00646290.008398430.002025-04-03822672.00816408.005622984.00综上,欣旺达当前两融余额12.90亿元,较昨日上升0.01%,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4-10欣旺达115434.001290370394.002025-04-09欣旺达4925990.001290254960.002025-04-08欣旺达-45805420.001285328970.002025-04-07欣旺达-38111728.001331134390.002025-04-03欣旺达35565641.00136924611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4-10】 全场景适配+全链路安全丨欣纪元2000引领移动储能行业升级 【出处】欣旺达官微【作者】欣旺达储能 4月10日,欣旺达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以下简称欣纪元2000)顺利完成5000公里极限测试,并在ESIE 2025真机亮相发布。穿越大半个中国,横跨二十多座城市,历经多重严苛环境考验,全方位验证了其安全可靠性及场景适应性。目前欣纪元2000已完成相关认证,将于2025年5月正式量产。 六道安全防护体系,筑牢全场景安全 欣旺达始终将品质放在首位,依托近30年的锂电池研发经验,围绕“不失控、不起火、不爆炸”的理念,构建起从电芯到Pack到系统再到整车的全方位安全体系。在实验室测试中,欣旺达314Ah自研电芯经历钢针穿刺试验后,电芯温度未持续升高,印证了电芯级安全技术的可靠性。 在系统安全方面,欣纪元2000采用六层立体防护设计,包括PACK级全氟己酮消防方案,提升热失控抑制效率300%;Pack级铝合金箱体经过百万次高频震动测试,确保长期稳定性;整车级IP54防护设计,有效应对复杂气候条件;360°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感知并预警潜在风险,安全基因贯穿全生命周期,为行业树立安全新标杆。 液冷技术首现移动储能,实现全链路效能革新 欣纪元2000作为行业首款采用液冷技术的移动储能车,通过乙二醇液冷系统,并结合智能温控算法,系统温度得到精准控制,这一突破有效提升了整车系统能效,储能容量达到2MWh,循环寿命达6000次,全周期运行成本相比传统柴油方案降低15%-20%。 此外,该产品具备800kW大功率输出能力,并支持240kW液冷超充。在实际应用中,其毫秒级并离网切换技术,可确保关键场景中的电力稳定供应,为各类高效能场景应用提供保障。 全域化场景深度适配,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移动储能车的价值在于其灵活调配能力,然而传统方案在电网检修、抢险救灾、矿区供电等应用场景中仍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欣旺达储能基于“移动储能+液冷技术”理念,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为电网检修、抢险救灾、活动保电、移动充电及施工临时用电五大应用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在电网检修场景中,欣旺达移动储能车可实现毫秒级无感切换;在抢险救灾场景中,配备的即插即用电力系统可快速部署供电;在高速服务区,其2把直流充电枪可提供最高240kW充电功率,缓解高峰充电难题。 同时,在矿区极端环境中,欣纪元2000展现出的-20℃冷启动能力和30%坡度适应性,提供绿色替代方案。 技术驱动移动储能产业新升级 5000+公里路测的顺利完成,不仅验证了欣纪元2000的卓越性能,更为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凭借其智能化、标准化、场景化的技术优势,欣纪元2000将加速推动“移动储能+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落地,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资产的运营价值。 在全球能源变革加速的背景下,欣旺达储能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灵活的移动储能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开启移动储能“欣”纪元。 【2025-04-09】 欣旺达:公司目前没有大股东参与融券借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9日讯,有投资者向欣旺达提问, 你好,请问下今年来公司股价走势一直反着大盘和板块,往往大盘板块涨了很多我们公司却还是往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且公司的融券量这两天大幅增加是否有大股东参与融券借出?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股价短期波动属于市场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目前没有大股东参与融券借出。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09】 欣旺达:公司产品出口形式主要为出口到保税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9日讯,有投资者向欣旺达提问, 你好,请问股票跌这么多,为什么不回复关税对业绩影响有多少?之前好多股票都紧急回应了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股价短期波动属于市场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充满信心。公司产品出口形式主要为出口到保税仓,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极小,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09】 欣旺达: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极小,对公司影响较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9日讯,有投资者向欣旺达提问, 公司在苹果产业链的销售占比大约多少?此次美国加征关税预计对今年业绩影响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及的公司为欣旺达重要客户,公司与客户所签的保密协议规定,在不经客户允许的情况下严禁透露关于客户的任何信息。为维护公司信誉及客户关系,公司严格履行保密义务,还请广大股东见谅。公司产品出口形式主要为出口到保税仓,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极小,对公司影响较小。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