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饲渔 甘肃板块 2025中报预增 农业种植 西部大开发
一般项目:食用菌种植;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农副产品销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批发;中草药种植;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公司是专业从事食用菌研发、工厂化培植与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一直秉承“菌益健康,让菌类为人类服务”的使命,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以安全生产为保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高品质的食用菌产品;目前已在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食用菌、药用菌及其辅料的生产、销售,微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研究、推广,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
2020年以来,随着食用菌行业产能的扩张,短期内市场需求的增长无法快速消化新增产能带来的供给增加,工厂化菇类产品利润率总体下滑,加之其他因素对消费、物流等的影响,工厂化菇类销售价格出现波动与下滑。受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因素的影响,不少工厂化企业停产、转产或是减产。根据《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共有337家,较2019年降幅为19%。2021年度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为280.4万吨,比2019年降幅18%。在2021年度的年产总量中,金针菇和杏鲍菇是工厂化种植的主要品种,年总产量约189.91万吨,占总产量的68%,双孢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等品种占32%。2022年上半年工厂化食用菌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较2021年同期并无太大改观。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食用菌价格尤其是金针菇价格同比上涨较多。
公司已建成及在建生产基地分布广泛,主要位于甘肃天水及武威、陕西杨凌、山东德州、河南新乡及安阳、四川眉山、江苏徐州、吉林省吉林市、安徽滁州及蚌埠、湖北孝感。甘肃天水基地、武威基地和陕西杨凌基地,位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食用菌种植所需的农业下脚料,原材料成本优势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陕西和甘肃市场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销售市场,吞吐量较大。同时,武威基地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为产品向中亚、西亚国家出口奠定坚实的基础;山东德州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原材料资源丰富,产品可覆盖京津唐等环渤海经济圈,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河南新乡基地及安阳基地位于中部地区,具有原材料丰富、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等优势,为巩固和提高中原市场的占有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食用菌日产能 1,105 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 745 吨,双孢菇日产能 360 吨。金针菇、双孢菇日产能处于行业前列。公司在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腹地广阔。通过合理的全国布局,公司充分发挥了产品更加贴近消费市场、配送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产品保持新鲜品质供应的优势。
公司通过了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从原材料筛选、生产过程监控到成品质检全程把关产品质量。公司产品质量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开拓和竞争中具备品牌优势。2011 年 12 月,公司被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八大部委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2 年 11 月,“羲皇牌”金针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A 级产品”;2013 年 12 月,公司“羲皇”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2020 年 8 月,公司获得第五届天水市人民政府质量奖。
杂菌污染率是衡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及生产水平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以机械化方式对食用菌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进行接种都必须以较低的杂菌污染率作为基础。尤其是液体菌种,更易受到杂菌污染,一旦发生扩散,很可能导致整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活动都受到影响。公司具有较高的食用菌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对杂菌及污染的防治能力较强,主要产品金针菇受污染率,即杂菌污染率较低。报告期公司平均杂菌污染率大幅小于2%的行业平均水平,平均生物转化率较行业平均值80%有明显优势,单位产量亦相对较高。
2016年10月28日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19.81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98.25万股,募资不超过17.63亿元。公司股票将于10月31日复牌。募资中,年产2万吨双孢蘑菇及11万吨堆肥工厂化生产项目、年产32400吨金针菇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32400吨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项目、年产36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7200吨真姬菇工厂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项目分别投入6.64亿元、3.37亿元、3.18亿元、2.96亿元、1.47亿元。
一直致力于以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公司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从原料调配到接种,从养菌、育菇到成品包装,全部采用食用菌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工厂化生产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效率,摆脱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传统,并且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能有效抵抗市场风险,规模效应非常明显。
年产 12,600 吨金针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年产 7,200 吨杏鲍菇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15,496 万元公司已掌握相关生产技术,达到生产条件,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抓住市场机遇,公司有必要将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技术投入到实际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丰富公司产品,并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总投资共计 7,615 万元。食(药)用菌研发中心的建设,将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有助于公司增强研发实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我国食用菌行业的领先地位。项目建成后将就菌种选育、液体菌种技术、太空育种以及现有菌种改良等技术进行研发,对食用菌资源进行调查、搜集,对菌种的贮藏技术、评估及利用进行研究,满足食用菌生产需要,保护食用菌遗传资源。项目建成后还将就食用菌培养基原材料、工厂化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发。
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陶军、发行人股东田德承诺: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发行人股东上海财晟、袁斌、雷小刚、刘亮、陈舜臣、王新仁、高博书、汪国祥均承诺其所 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除委托刘东良行使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表决权外,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
当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应当在 30 日内实施相关稳定股价的方案。公司将及时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稳定公司股价:1、公司向社会公众回购股票; 2、控股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
利润分配形式:具备现金分红条件下,应当优先采用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本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后三年内,坚持现金分红为主每年向股东以现金方式分配的股利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在确保足额现金股利分配的前提下,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股票股利分配。
2015年11月9日晚间公告,拟不低于32.21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5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1.27亿元,用于公司生产线建设、偿还银行贷款。 除19505万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外,将投入到公司年产30000吨金针菇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0000吨食用菌(双孢蘑菇)工厂化种植项目、年产7500吨蟹味菇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7500吨白玉菇生产线建设项目。近年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着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等新的投资者涉足食用菌行业,新的生产厂商不断出现,原有生产厂商也不断扩大规模,增加了行业的竞争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购买以及厂房的建设投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本次非公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提高食用菌的生产、研发、销售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食用菌日产能530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455吨,双孢菇日产能60吨,真姬菇日产能15吨,金针菇日产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2017年7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研究报告》,公司2016年末日产量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二,西部地区排名第一。
2018年8月7日公告,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32,400吨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目前建成投产的一期计划日产金针菇10吨,达产后日产金针菇45吨。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利于增加公司食用菌产量,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西北市场的地位,并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8年9月28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0,000万元且不低于5,000万元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9.00元/股。回购期限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之日起6个月内。
2019年5月10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0,000万元(含20,000万元)且不低于10,000万元(含10,000万元)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9.00元/股(含9.00元/股)。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公司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转换为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若公司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实施上述用途,回购股份应全部予以注销,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知债权人,履行相关的决策及公告程序。
2023年3月23日公司对外公告,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03月0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及于2023年03月22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第二期)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同意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第二期)回购股份14,536,516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3.57%。本次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减少14,536,516股,注册资本将减少14,536,516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