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 浙江板块 2025中报预增 标准普尔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储能 固态电池 新能源车 OLED 虚拟现实 苹果概念 长江三角 锂电池
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电子器件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服装服饰零售;服装服饰批发;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光电子器件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服装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先进材料制造企业,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致力于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等。电解液业务的主要产品有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上述产品均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行业。公司主要从事LC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附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显示出画面。LCD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LCD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1)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材料行业终端市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数码市场、储能市场等。根据高工锂电(GGII)初步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50%,出货量超过200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56%,三元电池电池占比44%。小动力以及数码电池市场出货不及预期,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导致市场消费力下降的影响所致。储能市场经过前期的订单积压,第二季度迎来订单大规模交付,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倍,尽管产品价格处于高位,但储能锂电池需求依然旺盛。(2)偏光片是下游显示面板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随着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市场的增长,以及新型应用市场如车载显示、医疗显示、穿戴式产品、智能家居等需求的不断增长,显示应用越来越丰富,应用场景日趋多元化,上游偏光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近年来,全球显示面板产业正在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面板产能逐年提高,对上游偏光片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已投产及规划在建的主要LCD产线为45条,根据其产能情况预测合计偏光片需求在6亿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增产线基本以8.5/8.6/10.5/11代等高世代线为主,65英寸及以上偏光片产品需求增量明显,供需缺口较大。同时,由于物流运输成本低,国内偏光片厂商对面板厂商的响应更加及时,能够更好地配合面板厂商进行研发生产,因此偏光片国产化配套需求强烈。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过多年高质量研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品研发、石墨化技术、原料开发及评价技术、工艺设备的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CATL、LGES、ATL、比亚迪、孚能、冠宇、亿纬锂能、欣旺达、SDI、力神、蜂巢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并与终端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动与终端客户的项目合作。报告期内,主要动力客户全面放量,优质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通过了国内外优质动力客户和海外优质电动工具客户的产品认证,未来公司客户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突出的研发和技术实力,依托原LG化学在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公司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技术,并不断拓展高端显示应用领域的偏光片创新技术。偏光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包括光学、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等多种专业技术,制造难度大,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目前,公司作为全球偏光片产业的龙头企业,已掌握偏光片产品的全套核心生产工艺。未来,在偏光片终端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全球领先优势。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申请1,000余项LCD偏光片相关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965项,包括发明专利921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外观专利4项,其中国际专利773项。
2017年7月12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华润信托托博荟7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参与报价并认购洛阳钼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投资金额为18亿元人民币。洛阳钼业本次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 5,769,230,769股,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80亿元(含本数),发行方式为询价发行,发行底价为3.12元/股。募集配套资金拟用于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和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
2017年7月12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华润信托托博荟7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参与报价并认购洛阳钼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投资金额为18亿元人民币。洛阳钼业本次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 5,769,230,769股,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80亿元(含本数),发行方式为询价发行,发行底价为3.12元/股。募集配套资金拟用于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和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
2016年4月16日公司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授权启动分拆杉杉股份所属企业到香港联交所上市工作的议案》,并撤回所属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申请,拟分拆服装业务及融资租赁业务(含商业保理业务)以H股方式在香港联交所分别上市。具体:实施对控股子公司杉杉服装的整体改制,打造成公司经营品牌服装业务的唯一平台,杉杉服装完成股改并于H股上市后,品牌服装经营业务将完全由H股上市公司经营,公司将不再经营同类业务;融资租赁(含商业保理)业务则以公司控股子公司富银融资租赁作为上市主体,富银融资租赁持有杉杉富银商业保理100%股份,H股上市后,融资租赁(含商业保理)将完全由富银融资租赁及其下属公司经营,公司不再经营同类业务。
为巩固公司现有锂电池材料业务,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实施非公开发行A股事项。2015年10月,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为22.89元/股,发行数量1.51亿股,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016 年 2 月,公司实施完毕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34.28亿元。
基于对服装业务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和调整,拓宽业务融资渠道,扩大产业资本规模,提升品牌价值,期内,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宁波杉杉服装品牌经营有限公司实施了整体改制,并更名为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公司旗下杉杉品牌服装业务、其他品牌服装业务进行资产重整,将杉杉品牌公司打造成公司经营品牌服装业务的唯一经营平台。
2016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及下游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不明朗,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坚持产品创新和管理提升,并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取得快速发展,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大幅攀升。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594.66万元,同比上升20.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69.35万元,同比上升180.78%,主要系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上升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逐步落实了动力电池PACK业务、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并开始了能源管理服务的产业布局。期内,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52.3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25.73万元。主要系行业政策波动,及产业试点布局,前期资产投入大所致。
2015年公司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资本5亿元,拓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运维、新能源汽车租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维修服务等业务,构建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平台,实现车网协同、智能互联、专业运维。截止2015年年报期末,已在深圳、广州、宁波、上海等地通过开发和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充电桩运营业务,建成300余个,开始新能源汽车租赁的运营与市场开发。
2015年5月5日公告,公司拟22.97元/股非公开发行15000万股,募集资金344550万元,其中,77950万元将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222300万元将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43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负极材料1.5万吨的产能规模,考虑到未来锂电池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市场需求,本次计划利用非公开募集资金新增负极材料产能3.5万吨。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在巩固公司现有锂电业务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之间的协调效应,符合公司打造锂电新能源业务整合平台的重要战略部署。
公司投资业务包括金融股权投资、类金融业务及以上海创晖为平台开展的PE基金业务。金融股权投资主要为宁波银行和稠州银行,本期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公司类金融业务主要为融资租赁业务和商业保理业务。公司以上海创晖为平台开展PE基金业务,通过对具有高成长性企业实施股权投资、提供增值服务,获得资本增值。
2017年12月19日公告,2017年12月15日、18日和19日,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宁波银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8,386,722股,减持股份数量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0.165%。经测算,上述股票出售可获得投资收益约14,059万元(税前),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会计年度(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以上。
2018年6月10日公告,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获其保荐人东兴证券告知,东兴证券已于昨日收到香港联交所发来的信函,原则上同意杉杉品牌递交的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杉杉品牌上市前尚需取得香港联交所的最终批准。
2018年8月1日公告,2018年7月24日、7月30日、7月31日和8月1日,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宁波银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9,139,520股,减持股份数量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0.180%。经测算,上述股票出售可获得投资收益约15,240万元(税前)。
2018年11月30日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拟公开拍卖其持有的穗甬控股30%股权,公司董事会同意授权管理层以不超过10亿元参与竞拍。穗甬控股主营不良资产管理及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18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0.77亿元,实现净利润383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