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1336 新华保险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9】
新华保险(601336)H股路演过半 获基石投资者认购
    新加坡大东方控股28日公告称,将投资3.8亿美元参与新华人寿香港IPO的认购
。新华人寿“A+H”上市路演11月23日启动,本周转战香港市常分析人士称,新华
人寿在港路演有望获得更多基石投资者认购。此外,在此前A股推介会上,一些机
构投资者认为25元左右将是比较合理的价格。
    H股获基石投资者认购
    大东方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是在考虑了新华人寿过往财务表现、商业模式
和发展计划以及分销渠道、客户基础等多项因素之后,做出投资的决定。作为基石
投资者,大东方控股所认购的新华人寿股票有6个月的锁定期。
    新华人寿是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寿险公司。目前新华人寿正处“A+H”两
地同步上市的投资者询价阶段,计划发行不超过1.585亿股A股和4.122亿股H股(包
括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
    由于面临市场压力,新华人寿调低了A股发行比例,并相应调高了H股发行比例
。香港联交所此前公布的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在H股发售股份中,92.5%为国际配售
,7.5%为公开发售。
    新华人寿本周在香港展开正式路演,发行价格区间将于12月1日披露,12月2日
开始招股,16日上市,其H股上市安排投行包括美银美林、法国巴黎银行、中金、
德意志银行、高盛、汇丰、摩根大通以及瑞银等。
    在弱市中上市需要依靠基石投资者的支持。根据以往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股
票上市的经验,基石投资者认购股票的规模能占到H股发行总量的50%。此前,新华
人寿专门组织路演,接触全球的机构投资者,中东、东南亚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是
新华人寿主要争取的对象。
    目前,新华人寿大股东包括汇金、ZURICH Insurance、淡马锡、中金、野村以
及渣打等。市场人士估计,新华人寿公司引入基石投资者将占发售部分的30%。
    A股询价区间或在25元上下
    在11月23日-25日,新华人寿在京沪广深四地向机构投资者进行A股发行推介。
一些机构投资者认为25元左右将是比较合理的价格。
    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在其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中,对新华人寿给出了每股32元-42
元的估值,认为其合理市值介乎1016亿-1332亿元人民币,而对应的2011年内含价
值倍数为1.66-2.17倍,新业务价值倍数为8.5-15.2倍。
    另一主承销商瑞银证券则给出了每股30.19元-42.26元的区间价位,认为新华
人寿的招股价相对2012年度内含价值倍数应介乎1.23-1.72倍,相当于上市后市值
约1168亿-1634亿元,相对其他已上市中资保险股,国寿、平保、太保分别为1.52
倍、1.98倍和1.72倍。
    券商近期的研报给出的价格区间也在30元附近。申银万国研报认为,按照2011
年11月22日上市公司收盘价计算,寿险业务PEV为1.4-1.65倍,用该倍数对新华保
险进行估值,公司价值878亿-1034亿元,对应每股27.7元-32.6元。目前资本市场
对经济和保险业增长担忧加剧,普遍估值水平不高,建议采用相对估值结果,询价
区间27元-33元。
    新华人寿预测,截至今年12月31日的全年股东应占合并利润,将不少于27.12
亿元人民币。
    对于未来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新华人寿总裁何志光在路演时表示,新华人寿
将以新业务价值为导向专注主业,新业务价值增速要求应高于保费收入的增速,而
保费收入增速不低于GDP的2—2.5倍。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1-22】
新华保险(601336)拟发行不超1.59亿A股
    新华保险(601336)公告,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9亿A股。其中,网下发行不
超过3170.8万股,占发行数量的20%;网上发行不超过12683.2万股。
    公司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总股本26亿股。公司拟发行A股不超过1.59亿股,H
股不超过3.58亿股。A股和H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不超过31.16亿股。如果公
司全额行使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司拟发行H股不超过4.12亿股,则A股和H
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31.7亿股。
    根据发行日程安排,本次询价推介时间为2011年11月23日-28日,网上申购日
期和缴款日为12月7日。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1-18】
新华保险港交所聆讯顺利过关
    记者于17日晚7点获悉,新华保险在香港联交所聆讯顺利过关。此前一天,新
华保险刚刚拿到中国证监会的IPO通行证。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新华保险拟采劝A+H”方式发行不超过1.5854
亿股A股和4.12亿股H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分别占发行后新华保险总股本的
5.0%、13%。分析人士预计,本次公开发行A股募资在50亿元左右,募集资金将全部
用于充实资本金。由于担心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过大,所以更多偏向于在香港发行
。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新华保险受益于六重利好,从而得以在两天内连获两份上
市通行证。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寿险业增速明显放缓,保险股大幅跑输市场,
基本面和估值均触及历史底部。但投资者对潜在盈利市场的嗅觉异常敏锐,从绝对
概念来看,受经济大势、政策东风等利好驱动,寿险业仍处于上升通道,多家券商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其中,以寿险为主营业务的新华保险,其公司价值和发展趋势
获深度关注。
    新华保险的特别在于,其股东背景很有看点。自中央汇金接盘后,新华保险的
股东结构经过了大梳理,已具备较平衡的股权结构和完善的治理结构。其前三大股
东分别为中央汇金、宝钢和苏黎世(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其他股东不乏淡
马锡、渣打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这些股东在公司治理、内控及风险管理、资金业
务、精算及资产负债匹配,以及高端财富管理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共享资源和先进的
管理经验,对新华保险而言可谓“近水楼台”。
    此外市场人士强调,新华保险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不可撼。2001至2010年间
,新华保险总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寿险业保费同期年均复合增速,是业内的
一匹快马。目前新华保险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处于三甲争夺战当中。2010年底,
新华保险从全国61家寿险公司中成功跻身市场前三。据中国保监会最新数据,新华
保险1至9月份的原保费收入达到743.6亿元,市场份额突破9%。截至2011年6月,新
华保险总资产规模超过3400亿元,其公司的内涵价值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为
可观。总体看来,新华保险的业务和价值确属“秀色可餐”。
    相比同类保险公司,新华保险的机构作战能力更加强悍,在网点数量明显少于
同业情况下,机构网点月均保费明显高出一筹。其销售渠道的个险营销员绩优占比
和产能、银行网点月均保费、续收新单保费占比和保单继续率,均具较强竞争力。
    众所周知,寿险公司的价值主要源于优质的业务结构。截至2011年9月,核心
业务及整体期交业务占比保持高位,业务结构保持市场领先并持续优化。可以预计
,随着业务规模的滚动增长,必将带来效益和价值的持续增长,以及新业务价值利
润率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虽然保险业年内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保险业短空长多。业内人士分
析,“十二五”期间,保险板块仍将受到追捧。
    面对宏观经济和政策支持的积极信号,新华保险正积蓄能量。自董事长康典主
掌以来,新华保险正向着“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
”跃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17】
新华人寿AH同步上市进入读秒 或月底完成聆讯
    在汇金增持四大行救市的同时,其控股公司新华人寿也忙于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记者获悉,公司AH同步上市工作正式进入读秒阶段,将争取在本月底完成港交所
上市聆讯,同时争取通过发审委的审核。
    不过,选择此时间段上市,其价格必然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定价。无论是H股
还是A股市场,在创出市场新低后,目前略有回稳,但尚难见反转迹象。目前,外
部环境极不稳定,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危机仍存,全球股市和经济将受到压制,AH股
市后市也不明朗。
    不过,新华人寿希望11月正式登陆AH市场计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新华人寿此
前已经获得保监会的批准,发行次级债。上市进程只是按照预期进行,并非其他原
因。记者获悉,目前有多名基础投资者有意认购。
    2007年5月,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新华人寿。2009年11月,汇金公司出资40亿元
接手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全部新华人寿股权,成其第一大股东。为了提高偿付能力
,2010年底,新华人寿向股东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4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近年来,新一届高管团队执掌下的新华人寿,开始实施在战略高度上的全面整
合,将"合规经营"作为工作的一把利剑和标尺,来约束各类潜在的风险,使公司的
运作更加稳剑新华人寿已建立起以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从事销售和服务的各单
位为主的第一道防线、以风险管控职能部门为主的第二道防线、以审计监督部门为
主的第三道防线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出处】汇港通讯【作者】

【2011-07-02】
上市前夕 新华人寿再演股权变更
    正在申请上市的新华人寿股权再次发生变更:保监会昨日公布批文,分别在6
月8日和6月9日对新华人寿变更股东的申请给予批复。至此,原先二股东苏黎世保
险成为三股东,而宝钢跃升为仅次于汇金的二东家。
    宝钢跃居二东家
    据悉,新华人寿上市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已向监管部门递交上市申请。如
果一切顺利,有望于9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在上市之前变更股东结构,除了理顺股权结构、彻底扫清上市障碍外,也显示
出多家机构看好新华人寿,欲分享上市带来的收益。
    根据保监会的批复,苏黎世保险公司和苏黎世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将所持有
的2000万股和4500万股股份转让给野村证券株式会社。转让后,苏黎世保险公司持
有390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5%;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持有6500万股股份,持股比
例为2.5%。
    另外一项股权变更批复是:河北德仁投资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42804878股、40
426829股和23780488股股份分别转让给天津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合信投资
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后,河北德仁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126987805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8841%;天津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81454878
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1329%;厦门合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0426829股股份,持股
比例为1.5549%;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有23780488股股份,持股比例
为0.9146%。
    记者从新华人寿6月24日公开披露信息处查询,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分别
是:汇金持有10亿股,占比38.815%、宝钢持有4.88亿股,占比18.775%、苏黎世保
险公司持有3.9亿股,占比15%。
    7月启动“发红包”行动
    众多机构争抢新华人寿股权,主要是看好新华人寿业绩增长稳定、分红持续。
    据悉,有望成为保险业第四家上市公司的新华人寿,在等待有关部门上市批文
的同时,将在7月启动分红计划,开始为客户派发《红利通知书》。
    这次启动的“发红包”行动,系2010年度红利分配工作。在2010年国内资本市
场震荡不止的外部环境下,新华人寿已连续六年分红,显示出“保额分红”机制的
稳健特性。
    在业内,新华人寿一直以其独具特色的产品体系而著称。作为国内“保额分红
”领域的先行者,新华人寿从2001年售出第一张分红险保单开始,在十一年间建立
了完善的分红产品体系,通过个人代理、银行代理、法人、财富管理等六大业务渠
道,向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服务,满足客户风险保障、教育、养老
、资产保全、遗产规划等多方面理财需求,并通过“保额分红”机制不断释放累积
优势和产品价值。
    据悉,新华保险“保额分红”采用全差分红的方式,即将分红产品经营中产生
的盈余全部作为分配基础,使客户享受到大部分利益;而股东若想获取更多利益,
必须且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为客户谋取更多利益。由于新华保险“保额分红”采用
“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双重红利设计,一般情况下,公司将使年度红利保持
相对平稳,满足客户合理预期,且累积递增使保障额度不断提升;保险合同终止时
,公司向客户分配终了红利,反映资本市场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公平对待客户。这
种分红方式充分展现了寿险产品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独特保障功能和长期理财功
能,使客户能够更大化分享新华保险分红产品的经营成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卢晓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